星期五, 1月 26, 2007

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之前修過一門通識課,寫過一個報告的主題是兼具科學與人文精神的的人,我選的主角是愛因斯坦。標題那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專家只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很多人都認為愛因斯坦講過這句話,也很喜歡在引用這句話的時候加上"愛因斯坦說:",但是,他真的有講過這句話嗎?根據國家圖書館所提供的資料,原文如下:

 英文原文:.....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tudent ac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a lively feeling for values. He must acquire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 and of the morally good. Otherwise he----with his specialized knowledge----more closely resembles a well-trained dog than a harmoniously developed person.

 中譯:讓學生獲得對各種價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很重要的, 他必須能真切地感受到美麗與道德的良善, 否則他的專業知識只是使他更像一隻受過良好訓練的狗, 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這句話的重點是在最後一句,"和諧發展的人,"可是之前聽別人引用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這句話的時候,卻都沒有提到和諧發展的人這段,這就是完全誤解了老愛所要表達的重點。

 接下來,看看這幾天的新聞,全都在猛批杜老所講的"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社會新聞還有社論的版面都被這句話佔滿,但是看看我上一篇文章,杜老有部份表達他並不支持使用成語,杜正勝表示,成語會使人思想懶惰、一知半解,「有時甚至連半解都不到」,也會使人思想混沌,如果他是業務單位,「不會主張研究成語,更不會去公布」。但是仔細想想,他有說過使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嗎?好像沒有,那為什麼大家都在講這句話呢?就是因為新聞的標題,傻眼,一個該死的編輯用標題殺人法下的標題居然可以引起這麼廣大的迴響,大家都沒在看內文的嗎?杜老的發言有很多可以批,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或是胡適的信徒這兩段都有可以質疑的地方,但是批"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這句話就真的沒什麼道理了。

 很久以前忘了是哪個綜藝節目有一個單元叫"雞同鴨講",在採訪藝人的時候問的是問題A,但是撥出的時候用剪接的技巧剪接成問題B的答案,常常這樣的組合都讓看的人哈哈大笑,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新聞開始向綜藝節目學習了呢?愛因斯坦的例子是誤解,而老杜的這個例子根本就是刻意的曲解!難道說編輯根本看不懂中文,沒辦法了解原意,那還真的是國文教育的失敗,如果不是,那就是品德教育的失敗了!

 如果說"你真的很杜正勝"指的是愛硬凹的人,那麼"你真的很記者"又該是什麼意思呢?

意見:

匿名 提到...
10:21 下午
 

我喜歡這段原文